
教育不止于教室,文化傳承更需實踐的土壤。9月13日,明善博物館與綠島湖學校共同舉辦“文物守護星”志愿者計劃總結表彰大會。

回首這個夏天,同學們懷揣著對文物的熱愛與敬畏,積極投身于志愿者工作,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守護文物的使命。本次大會旨在對這一學期志愿者工作進行回顧與表彰,致敬每一位志愿者的付出與成長。



<活動回顧>
明善博物館副館長黃曼虹致辭
大會伊始,明善博物館副館長黃曼虹率先致辭,向每一位為志愿者計劃付出的老師、同學表示由衷的感謝。她感慨道:“這個夏天,明善博物館因‘文物守護星’的到來,煥發出不一樣的生機與活力。同學們懷揣著對文物的熱情與理解,把陶瓷背后的歷史、美學講‘活’ —— 讓那些原本在玻璃后的器物,重新被看見、被讀懂,也被更多人喜歡。”
綠島湖學校學生代表陳思瑜發言
隨后,綠島湖學校學生代表陳思瑜同學分享志愿心路。她坦言,曾覺得文物遙遠而安靜,但首次以小小講解員的身份觸摸陶片背后的故事時,深刻意識到自己不僅是志愿者,更是歷史與當下之間那座小小的橋。據校方透露:陳思瑜同學習慣獨自埋頭學習,參與“文物守護星” 計劃后,逐漸敞開心扉,變得開朗自信。







頒獎環節緊隨其后。博物館為此次活動設置了結業證書、金/銀/銅牌講解員、優勝小組。在莊重歡快的樂曲聲中,博物館領導與導師為表現突出的志愿者逐一頒發榮譽證書與紀念禮品。每本證書記錄著付出與成長,每份禮品承載著熱愛與堅持。孩子們手捧榮譽,笑容明亮,全場洋溢著溫暖與自豪。
綠島湖學校副校長何秀芬發言
綠島湖學校副校長何秀芬隨后作總結發言。她表示:“歷史從不是課本上的冰冷文字,而是藏在文物紋路與代代守護中。明善博物館的每一件古陶瓷,都是8000年陶瓷文明的‘見證者’。感謝博物館提供珍貴平臺,讓同學們在觸摸歷史中樹立文化自信,在志愿服務中錘煉責任與人格?!?何校長寄語懇切有力,為活動再掀高潮。

“文物守護星”志愿者表彰大會合影
我們深知,此次“文物守護星”計劃僅是文化傳承的一小步。未來,明善博物館將持續深耕青少年文物保護教育,搭建更廣闊、包容的實踐平臺,聯動更多中小學開發更具互動性的活動與課程。期待以文物為紐帶,吸引更多青春力量走進博物館,讓8000年陶瓷文明在薪火相傳中煥發新彩,使博物館成為滋養文化自信、培育責任擔當的重要沃土。